為什麼現今城市人平均壽命只有七十多歲?
構成人體組織最小單位是DNA,而不是細胞,因DNA的組合可達兩億;若按此計算,人應該能夠活至1200歲, 如今有人能活上100歲,便是人瑞。
為什麼大部份人卻活不到100歲?
因為有折損《折壽》這回事。我們每天說話,工作,思維,嗜好,情緒等,時刻都在消耗著生命的DNA,從而使人達不到生命應有的長度。
如果人每天什麼都不做, 一點也不消耗DNA,便可以活到1200歲了!理論上是這樣的, 但現實中做不到。因為活著就要消耗,即使不工作, 也要吃飯, 睡覺等也要消耗。這是維持生命最基本的成本。
既然要維持生命中最基本的成本, 就是消耗生命本身的DNA,也就是說維持人現有的生命, 是以犧牲人未來生命為代價的。如此計算, 要能活到100歲, 人被犧牲的生命, 就是1100歲,1比11, 這成本委實太昂貴了!
按常理計算, 平常人比偉大著名的科學家少耗DNA,亦應該比他們長壽,至少應該活到200歲以上。
可是,平常人並沒有活那麼長, 甚至, 比他們活得更短,這是什麼原因?
答案只有一個, 這就是平常人和他們消耗了同樣多的DNA,甚至更多,只是平常人沒有將注意力投放到有意義的事業,專注力投放到了其他方面, 比方說: 閒聊, 爭吵,猜疑,生氣, 憤怒, 哭泣等消耗。這些沒有絲毫意義,卻消耗了平常人同樣多的, 甚至是好幾倍的DNA!所以平常人的生命線, 就這樣被他們縮短了。
故此, 生命的價值不在乎它本身有多長,而在於做了多少有意義的事。平時,不要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去消耗太多精力, 否則,到時只會損掉自己的生命前途, 並使生命變得空洞和乏味,因此,保持良好心態才是長壽的根源。
(駱師傅祝大家身體健康,生活愉快,長命百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