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香港的 【十大名穴】,絕對不能不提到九百多年前遷移入粵的鄧氏 家族。作為一個元朗原居民的我,從小到大都經常聽到一些關於元朗以前的歷史,無論是從父母叔伯茶餘飯後、一些鄉村父老的聚會,每每提到關於以前先祖的過去,都能令我津津樂道。鄧氏家族的名穴為數不少,而最令一眾風水師傅驚嘆的都莫過於【玉女拜堂】、【仙人大座】、【半月照潭】、【金鐘覆火】、【荷葉拔龜】、【狐狸過水】等名穴了。。。
第一個說法是從【鄧氏民族譜】上記載,由第一世祖直接遷移入元朗錦田。
我粵一世。始祖諱漢敝,周常德府尹,宣公之子,原居江西吉安府吉水縣白沙村,北宋初官承務郎。舊譜載公宦遊入粵,樂粵俗之淳,於開寶六年丙寅,卜宅粵之寶安岑里,即今之錦田鄉立籍居焉,卒葬土名橫州程坑之丫髻山右邊土角發脈金水穴,卯乙向之原,對觀立日山,為玉女拜堂形,配安人秦氏同葬。生二子曰冠曰纓。
第二個說法是由第四世祖鄧符協遷入元朗,後再追封曾祖父漢敝為第一世祖。
漢敝曾孫符協,登崇寧進士,授陽春縣令,赴任時路經屯門海道,望青山與大頭山兩峰木火參天,知其中必結福地,遂停舟泊岸,尋得玉女拜堂一穴,追其輔結,又得仙人大座一墳,穴對面見觀音山,夾輔大帽山,龍祖端嚴,猶有上結。遂隨龍脈尋至荃灣灣柴灣角又得半月照潭一穴,即俗稱鱟地是也。遍觀各處水口,又得山貝之金鐘覆火一穴。因此四穴之美,不肯捨棄,遂起遷居之念而卜居於寶安縣岑田焉。
姑勿論那一個說法正確,鄧氏家族的祖墳,的確給我們作為風水師的一個很好的參考價值,算得上是“個個經典”。
一世祖 – 鄧漢敝 【玉女拜堂】
二世祖 – 鄧粵冠 【金鐘覆火】
三世祖 – 鄧日旭 【半月照潭】
四世祖 – 鄧符協 【仙人大座】
五世祖 – 鄧陽 / 鄧布
六世祖 – 鄧瑞 / 鄧珪
七世祖 – (當年分家,分以下五大房)
鄧元英 – 遷居東莞
鄧元禧 – 遷居東莞
鄧元和 – 遷居東莞
鄧元幀 – 遷居寶安、屏山
鄧元亮 – 【漁翁撤網】留守鋪田,於北宋江西為縣令,後因勤王有功,為一方將軍。
八世祖 – 鄧自明[惟汲] (元亮之子)【狐狸過水】,機緣巧合娶宋高宗失散女兒為妻【獅子滾毬】,死後追封為郡馬。
九世祖 – 鄧林 / 鄧杞 / 鄧槐 / 鄧梓
十世祖 – 鄧榮叟 (梓之子)
十一世祖 – 鄧辛翁
十二世祖 – 鄧華 / 鄧光 / 鄧壽【黃龍戲珠】又名【寒牛不出欄】
十三世祖 – 鄧敬安
十四世祖 – 鄧德荷【旗形令字穴】
十五世祖 –
鄧洪贄【浮雲擁日】
鄧洪儀【荷葉拔龜】
十六世祖 –
鄧欽 / 鄧鎮 / 鄧銳 / 鄧鋗(葬荷葉拔龜旁)
鄧嵩閣【五點梅花】
十七世祖 –
鄧廣南(葬荷葉拔龜旁)
鄧廷楨,(銳之子)廣西籐縣知縣【山牛形地】
鄧文蔚【獺地】
十八世祖 – 鄧珂【黃獺捕魚】
十九世祖 – 鄧元勳 (廷楨之孫)【風吹羅帶】,為一代富豪,富甲全縣,將岑田改名錦田。
以上都是我本人所記得而紀錄下來給大家參考,當然鄧氏家族 出名的名穴又何止以上的十數個,而世祖名單都是抽出來未能一一盡錄,請勿見怪。今時今日鄧氏已經去到三十多世祖了,人口已達數十萬人口,可見其祖先祖墓穴位之福澤,
不過從以下的錦田鄧氏家族的秋祭時間表,就可以看出他們對於祖上的福蔭是有多緊張及敬重。
初一拜新界九世祖、錦田鄧氏始祖鄧洪儀【荷葉跋龜】。
初四拜逢吉鄉義琢。
初六拜鄧德荷【旗形令字穴】。
初七拜鄧文蔚【獺地】。
初九往東莞拜鄧銑、皇姑及鄧梓公、鄧榮叟、鄧辛翁、鄧槐、鄧杞五人在皇旗峰九龍山的合墳。
初十拜十八世祖鄧珂【黃獺捕魚】。
十五拜鄧壽祖【黃龍戲珠】(又名【寒牛不出欄】,以前是十七拜,但和三大祖穴祭日相撞,故改為十五拜。
十六拜邵馬鄧自明惟汲【狐狸過水】。
十七拜元朗三大祖穴【玉女拜堂】、【金鐘覆火】以及【仙人大座】。
十九拜【半月照潭】。
廿一拜鄧廣南和鄧鋗(【荷葉跋龜】旁)。
另外,年輕的鄧氏第四房子孫會在農曆九月的某個星期日相約往牛牯角拜祭鄧嵩閣【五點梅花】和馬鞍崗青潭白水水塘的【落山虎】(鄧文蔚的兄弟)。
以上如有錯誤莫怪,歡迎提點。